脂肪乳注射液可为无法正常进食的老年患者提供必需能量支持,具体维持时间需结合基础疾病、代谢状态及输注剂量综合评估。短期应用可改善营养状况,长期依赖需警惕代谢并发症。
1、代谢状态影响: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率降低,对脂肪乳的分解利用效率个体差异显著。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能因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影响脂代谢,表现为输注后血脂廓清延迟。建议输注前检测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输注期间每6小时监测一次甘油三酯浓度。
2、基础疾病干预:合并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疾病时,脂肪乳代谢障碍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8-10mmol/L区间,胰腺炎患者输注速率不宜超过0.7g/kg/h。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选择20%中长链脂肪乳减轻循环负荷。
3、输注方案调整:常规剂量为1-1.5g/kg/d,严重营养不良者可增至2g/kg/d。采用全营养混合液方式输注时,脂肪供能不宜超过总热量的40%。建议采用输液泵控制速率,初始阶段按0.5g/kg/d梯度递增。
4、并发症防控:连续输注超过7天需警惕脂肪超载综合征,表现为发热、黄疸及凝血异常。肝功能异常者优先选用含鱼油的脂肪乳,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出现高脂血症时可用胰岛素进行调节。
5、营养过渡策略:预计需输注超过14天者,应同步开展肠内营养过渡。从1/4浓度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开始,逐步替代静脉供能。吞咽功能恢复期可采用增稠剂配合吞咽训练,每日能量摄入至少达到25kcal/kg。
脂肪乳输注期间需保证充足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供给,推荐每日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卧床患者应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静脉血栓,每2小时翻身避免压疮。营养支持团队应包含临床药师参与方案制定,定期评估氮平衡及体成分变化。存在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建议联合输注人血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