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糜烂可通过妇科检查、分泌物检测、病理活检、HPV检测、血液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该症状可能与感染、过敏、激素异常、免疫疾病、肿瘤等因素有关。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观察外阴皮肤黏膜的糜烂范围、形态及伴随症状,如充血、水肿或溃疡。触诊可评估有无触痛、硬结或淋巴结肿大,初步判断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病因。
功能主治:用于体癣、股癣、手癣、足癣、花斑癣、头癣、以及念珠菌性甲沟炎和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用法用量:1.皮肤感染:涂于洗净患处,一日2~3次。2.外阴阴道炎:涂于洗净患处,每晚1次,连续7日。
2、分泌物检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测定、胺试验及显微镜检查,鉴别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或滴虫性阴道炎。需同时进行淋球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检测。
3、病理活检:对持续不愈的糜烂面或可疑病变部位取样,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别慢性炎症、硬化性苔藓、外阴上皮内瘤变及鳞癌。活检前需避开月经期,局部麻醉下操作。
4、HPV检测: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尤其针对合并菜花样增生或色素沉着的病变。16/18型阳性需结合阴道镜评估宫颈受累情况。
5、血液检查:包括梅毒血清学试验、HIV筛查及空腹血糖检测,排除梅毒硬下疳、免疫缺陷或糖尿病相关外阴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加做抗核抗体谱。
日常需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刺激患处。急性期可每日温水坐浴2次,合并感染时遵医嘱外用克霉唑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长期不愈的糜烂伴异常出血、色素改变需及时复诊排除恶变。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及锌元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久坐导致局部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