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引起眼底出血。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进而引发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病变,医学上称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一、高血压如何导致眼底出血:
当血压持续升高时,视网膜动脉会发生代偿性收缩以维持血流量稳定。若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控制,血管壁因长期承受高压而逐渐增厚、硬化,最终导致血管弹性下降。此时血管壁可能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局部形成微小动脉瘤,在血压波动时容易破裂出血。视网膜静脉在交叉处受硬化动脉压迫时,还可能引发静脉阻塞性出血。
二、眼底出血的分期表现: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一期可见视网膜动脉轻微变细;二期出现动脉交叉压迹,呈“铜丝”或“银丝”样改变;三期除血管改变外,可见棉絮斑、火焰状出血等视网膜缺血表现;四期则合并视乳头水肿。出血多发生在三期,典型表现为视网膜浅层火焰状出血或深层圆点状出血,严重者可突破内界膜进入玻璃体。
三、高危人群与预防措施:
病程超过5年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风险更高。建议这类人群每半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日常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是关键。已发生视网膜出血者需联合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必要时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避免突然低头、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血压骤升的动作,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枕头10-15厘米。若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突发视力下降时建议平卧休息并测量血压,避免揉眼或剧烈活动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