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组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统称,主要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两大类,典型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
1、核心症状:
运动迟缓是最具诊断意义的症状,表现为起床翻身等日常动作启动困难;静止性震颤在放松时出现,频率为4-6Hz;肌强直呈铅管样或齿轮样阻力;姿势反射障碍导致前冲步态或冻结步态。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便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病理基础: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是主要病理改变,导致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紊乱。路易小体形成是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特征性表现,继发性病例则与脑血管病、药物毒性或脑外伤等因素相关。
3、临床分型:
原发性帕金森病占80%以上,病因与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有关;继发性类型包括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常见于基底节区梗死、药源性如吩噻嗪类药物诱发和中毒性如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
4、诊断标准:
需满足运动迟缓加至少一项其他运动症状,并排除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DAT-SPECT显像可显示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减少,辅助鉴别特发性震颤等疾病。
5、治疗原则:
左旋多巴仍是改善运动症状的金标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可用于年轻患者早期治疗。深部脑刺激术适用于药物疗效减退者。康复训练需重点进行步态平衡和语音清晰度训练。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太极或游泳以改善运动协调性,地中海饮食模式可能延缓病情进展。家居环境需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浴室加装防滑垫。症状波动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避免蛋白饮食影响药效,同时监测直立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跌倒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