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确诊飞蚊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5-25

163次浏览

确诊飞蚊症通常需要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飞蚊症的诊断主要依赖散瞳眼底检查、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检查、眼压测量等检查项目。

1、散瞳眼底检查:

散瞳眼底检查是诊断飞蚊症的核心检查方法。通过散瞳药物扩大瞳孔后,医生能更清晰地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状况。该检查可明确玻璃体混浊物的形态、位置及是否伴有视网膜裂孔、出血等并发症。检查过程无创,但散瞳后会出现4-6小时的视物模糊,需避免驾驶。

2、眼部B超:

眼部B超适用于屈光介质混浊无法行眼底检查的情况。高频超声波能显示玻璃体内漂浮物的位置、大小及与视网膜的关系,尤其对评估玻璃体后脱离程度具有重要价值。检查时需闭眼配合探头移动,无辐射风险,孕妇及儿童均可安全进行。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高分辨率显示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对于微小玻璃体后脱离或早期视网膜牵拉具有独特诊断优势,可发现传统检查难以识别的细微病变。检查过程类似眼底照相,需保持眼球固定约5分钟。

4、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用于评估飞蚊症是否伴随视野缺损。通过计算机化视野计检测,可排查视网膜周边部裂孔或脱离导致的视野异常。检查需患者专注注视中心点并反馈所见光点,耗时约15分钟,结果异常可能提示需紧急处理。

5、眼压测量:

眼压测量可排除青光眼等继发性飞蚊症。非接触式眼压计通过气流测量,接触式Goldmann眼压计需表面麻醉后测量。眼压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葡萄膜炎或眼内出血,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确诊飞蚊症后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减少突然转头动作以防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日常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眼底,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补充叶黄素。若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或飞蚊突然增多,需立即复诊排除视网膜病变。定期每年一次眼底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