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主要通过体重指数BMI结合体脂率综合判断,诊断标准包括BMI超过同年龄同性别的95百分位、腰围身高比≥0.5、皮下脂肪厚度异常增厚等指标。
1、BMI评估:
体重指数BMI是筛查儿童肥胖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2岁以上儿童需参照中国儿童生长参照标准,当BMI值超过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第95百分位时定义为肥胖。需连续监测3个月以上数据,排除短期体重波动干扰。
2、体脂率检测:
生物电阻抗法或双能X线吸收法可精准测量体脂率。7-18岁男孩体脂率≥25%、女孩≥32%提示肥胖。婴幼儿期体脂率正常范围为14-25%,超过30%需警惕病理性肥胖风险。
3、腰围身高比:
腰围测量位置为肋弓下缘与髂嵴上缘中点,腰围身高比≥0.5提示中心性肥胖。该指标能有效区分单纯皮下脂肪堆积与内脏脂肪超标,后者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4、皮下脂肪厚度:
使用皮褶厚度计测量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两者之和男性≥35mm、女性≥45mm可辅助诊断。腹部超声显示腹壁脂肪层厚度>2cm或肝脏回声增强提示脂肪过度沉积。
5、代谢指标筛查:
空腹血糖≥5.6mmol/L、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3mmol/L等异常提示代谢紊乱。骨龄超前1.5岁以上、血清瘦素水平升高>20ng/ml等可作为内分泌评估参考。
建议建立包含饮食记录、运动评估、家族史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每日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控制精制糖摄入<25g/天,增加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比例。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变化,6岁以下儿童每年体重增长超过2kg需及时干预。对于合并黑棘皮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继发症状者,需转诊至儿童内分泌科进行OGTT试验和肝脏B超等深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