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什么样子的

2025-04-02

15696次浏览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胎盘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胎盘组织内血管异常增生,可通过超声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诊断。该病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血管生成因子失衡等因素有关,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等表现。

1、超声特征: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在超声下多呈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分叶状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显示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脉冲多普勒可检测到高速低阻血流频谱。肿瘤大小差异较大,从数毫米到十余厘米不等,较大者可能压迫脐带或影响胎儿血供。

2、病理表现:

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由大量增生血管组成,血管壁薄且排列紊乱,间质成分较少。显微镜下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状血管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肿瘤与正常胎盘组织分界清楚,无包膜但较少浸润周围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规则,核分裂象罕见。

3、临床症状:

多数小型血管瘤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产检时偶然发现。较大肿瘤可能导致胎儿贫血、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表现为胎动减少、胎心率异常。约15%病例伴随羊水过多,可能与肿瘤分泌血管活性物质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胎儿水肿、胎盘早剥等危急情况。

4、鉴别诊断:

需与胎盘血池、胎盘早剥出血灶、绒毛膜癌等疾病鉴别。血池通常形态不规则且无明确边界,血流速度缓慢。绒毛膜癌多伴有β-hCG升高,肿瘤生长迅速且边界不清。MRI检查有助于鉴别,血管瘤在T2加权像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

5、妊娠管理:

小型无症状血管瘤只需定期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直径>4cm的肿瘤需每2-4周评估胎儿贫血情况,通过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监测。出现胎儿并发症时可考虑宫内输血或提前终止妊娠,极少数巨大肿瘤需行胎儿镜下激光消融治疗。

日常需加强胎动计数,建议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饮食注意补充铁、叶酸等造血原料,适量摄入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压,每周进行2-3次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出现胎动异常或腹痛需立即就医,分娩时建议选择具备新生儿抢救能力的医疗机构。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