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治疗躁狂症的药物

2025-06-21

711次浏览

治疗躁狂症的药物主要有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喹硫平、奥氮平等。躁狂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患者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1、碳酸锂

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的一线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发挥稳定情绪作用。该药对典型躁狂发作效果显著,但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抖、口渴、多尿等,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甲状腺和肾功能。用药期间需保持正常盐分摄入,避免脱水。

2、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作为心境稳定剂,适用于混合型或快速循环型躁狂发作。其作用机制与增强γ-氨基丁酸活性有关,起效相对较快。需警惕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育龄期女性使用前需评估妊娠风险。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酶指标是必要的用药监护措施。

3、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对锂盐治疗无效的躁狂症患者具有替代治疗价值,尤其适用于共病癫痫的病例。该药可能引起头晕、嗜睡、皮疹等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用药初期需缓慢增量,避免与其他肝酶诱导剂联用,使用期间须监测血药浓度。

4、喹硫平

喹硫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通过阻断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缓解躁狂症状。其优势在于镇静作用明显,能快速控制兴奋激越状态。常见副作用包括体位性低血压、体重增加和嗜睡,老年患者使用时需特别注意心血管系统评估。

5、奥氮平

奥氮平对急性躁狂发作有显著疗效,常作为联合用药选择。该药能全面改善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但代谢综合征风险较高,需监测血糖血脂变化。用药期间应控制饮食热量,结合适度运动预防体重增加,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躁狂症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家属应协助记录情绪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心理治疗和社会功能训练可作为辅助干预手段,急性发作期需防范冲动行为风险。饮食方面注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维持均衡营养有助于神经功能稳定。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