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什么样子的

2025-04-21

1614次浏览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表现为足部向内侧翻转、前足内收、踝关节跖屈以及跟骨内翻的复合畸形,可通过物理矫正、支具固定、石膏矫形、肌腱松解术、骨性手术等方式干预。

1、足部形态:

典型特征为前足内收呈钩状,足弓异常增高,足底朝向内侧,从正面观察可见足部呈“C”形弯曲。跟腱短缩导致足跟难以触及地面,行走时足外侧缘或足背着地,严重者伴随小腿肌肉萎缩。

2、关节活动:

踝关节背屈功能受限,被动矫正时存在明显阻力。距下关节僵硬使足部无法外翻,舟状骨向内侧脱位可能导致内侧足踝突出,部分患儿合并膝关节过伸或髋关节发育不良。

3、皮肤改变:

足内侧及足背因长期受压出现皮肤皱褶加深,负重区域形成胼胝或溃疡。足外侧皮肤因牵拉变薄发亮,跟腱部位可见明显凹陷,严重畸形者足部整体较健侧短小。

4、步态异常:

学步期儿童表现为跛行或踮脚走路,单侧患病者可见肢体长度差异。动态步态分析显示推进力减弱,足部无法完成正常滚动动作,长期代偿可能引发脊柱侧弯或骨盆倾斜。

5、伴随症状:

可能与胎位异常、羊水过少等宫内机械压迫因素有关,部分病例存在神经肌肉病变如脊柱裂。典型表现为患侧小腿周径减小,足部感觉正常但肌力下降,X线显示距骨与跟骨轴线交角增大。

早期干预需结合每日被动牵拉训练、定制矫形鞋垫及夜间支具固定,学龄前儿童可尝试Ponseti石膏序列矫治。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骨骼发育,游泳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改善肌肉协调性。若保守治疗无效,需在3-6月龄后评估跟腱延长术或距下关节松解术的必要性,术后需持续康复训练至骨骼成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