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牙内部的基牙可能因边缘微渗漏、继发龋齿、牙周疾病、咬合创伤或基牙折裂等因素发生龋坏,需通过定期检查、边缘封闭处理、牙周维护、调磨咬合或修复体更换等方式干预。
1、边缘微渗漏:全瓷牙与基牙粘接界面可能出现微小缝隙,细菌侵入导致基牙龋坏。选择高粘接强度的树脂水门汀,采用橡皮障隔湿技术可减少渗漏风险。每年需进行探针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2、继发龋齿:原有龋坏组织未彻底清除或口腔卫生不良易引发新龋。使用氟化泡沫预防,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修复体边缘。发现黑线或敏感症状需立即就诊。
3、牙周疾病:修复体边缘刺激牙龈引发炎症,进而影响基牙健康。采用超声洁治每半年一次,使用冲牙器清洁龈沟。修复体边缘需抛光至0.5mm龈上位置。
4、咬合创伤:过高咬合力导致牙髓坏死或根尖病变。通过咬合纸检查调整早接触点,夜磨牙患者需佩戴颌垫。出现叩痛或松动需进行根管治疗。
5、基牙折裂:薄弱牙体组织承受过大应力发生断裂。剩余牙体厚度不足2mm时应采用纤维桩加固,严重折裂需拔除后种植修复。避免用修复牙咬硬物。
全瓷牙维护需结合专业护理与日常保健,每日使用单束牙刷清洁修复体边缘,含氟漱口水每周三次,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控制糖分摄入,增加乳制品补充钙质,避免温度骤变刺激修复体。修复体使用5年以上建议进行CBCT检查评估基牙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