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结膜炎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眼部清洁、避免揉眼、规范用药及观察并发症。
病毒性结膜炎具有强传染性,发病期间需单独使用毛巾、枕头等个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患者应暂停游泳或公共浴池活动,儿童患者建议居家隔离至症状消退,成人外出时可佩戴墨镜减少光线刺激。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棉签蘸取人工泪液清洁眼睑边缘分泌物,清洁时从内眼角向外单向擦拭。冷敷可缓解肿胀,将冷藏后的无菌纱布敷于闭合的眼睑,每次10分钟,每日不超过4次,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揉眼会加重角膜损伤并扩散病毒,患者可佩戴防护眼罩睡眠。若出现眼痒症状,可使用抗组胺滴眼液如依美斯汀,或口服氯雷他定缓解,同时通过闭眼休息、远眺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病毒性结膜炎通常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膏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药前需洗手,瓶口避免接触睫毛,两种眼药需间隔10分钟以上使用。
若出现视物模糊、剧烈眼痛或光敏感加剧,可能提示角膜炎或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者更易发展为角膜溃疡,需监测体温变化及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情况。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有助于黏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每日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20次。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暂停使用至痊愈后1周,所有接触过的镜片及护理液需更换。家庭成员需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患者用过的毛巾应煮沸消毒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