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药物,不可自行用药。血液黏稠度升高可能与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相关,需通过血常规、血流变学等检查明确诊断。
功能主治: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品。4、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儿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 口服。① 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敏4小...
1、降脂药物:
若由高脂血症导致,可选用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调节血脂,或贝特类如非诺贝特降低甘油三酯。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2、抗血小板药物:
伴有血栓风险时,医生可能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胃肠道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
3、血液稀释治疗:
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血稠需采用羟基脲减少红细胞生成,或通过放血疗法降低血容量。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BMI18.5-24范围内。定期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