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无法自愈,必须及时就医治疗。胃穿孔是胃壁全层破损的急症,胃酸和消化液会漏入腹腔引发腹膜炎,拖延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1、胃穿孔的典型症状与分期:
胃穿孔分为急性穿孔和慢性穿孔。急性穿孔表现为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迅速扩散至全腹,伴随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慢性穿孔多见于胃溃疡患者,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可能伴有呕血、黑便。穿孔后6-12小时为化学性腹膜炎阶段,12-24小时发展为细菌性腹膜炎,超过24小时未处理易出现脓毒血症。
2、治疗方式与预后:
胃穿孔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通过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小穿孔直径<1cm可尝试保守治疗,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多数患者需急诊手术,常见术式为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但合并休克、延迟治疗者死亡率可达30%。术后需持续服用抑酸药物4-8周,避免食用辛辣、坚硬食物。
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戒烟戒酒,控制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建议选择小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分5-6次少量进食。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术后3个月需复查胃镜,观察黏膜愈合情况。长期保持饮食规律,出现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