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脏彩超可通过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评估心脏结构功能、监测高危妊娠、指导产前干预、优化分娩方案等方式发挥重要作用。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可能由遗传因素、母体疾病、环境暴露、药物影响、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先心病筛查:
胎儿心脏彩超是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金标准,能检出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结构异常。对于有家族心脏病史的孕妇,该项检查可提前发现90%以上的严重心脏畸形,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窗口。
2、结构评估:
通过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心脏四腔心切面、大血管连接等解剖结构,三维超声能立体呈现复杂畸形。检查最佳时间为孕20-24周,此时胎儿心脏发育完善且羊水量适宜,图像分辨率达到最佳状态。
3、高危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孕妇的胎儿心脏异常风险增加3-5倍。定期彩超监测可早期发现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等功能性改变,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孕妇建议每4周复查直至分娩。
4、产前干预:
检出严重心脏畸形后,胎儿医学中心可开展宫内介入治疗。如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可行胎儿球囊扩张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可实施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改善新生儿存活率。
5、分娩规划:
复杂先心病胎儿需在多学科团队监护下分娩,提前准备前列腺素E1等急救药物。建议在具备新生儿心脏手术资质的医院待产,部分病例需择期剖宫产避免分娩过程血流动力学恶化。
孕妇日常需保证叶酸、DHA摄入,避免接触放射线及致畸药物。规律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控制妊娠期体重增长在11-16公斤范围内。发现胎儿心律异常时可尝试左侧卧位,持续胎心监护异常需立即就医。妊娠28周后建议每两周进行胎心监测,合并妊娠高血压者需每天测量血压并记录尿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