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可能表现为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少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肌肉异常:
低钙血症或低镁血症易引发肌肉抽搐、痉挛,常见于小腿腓肠肌。低钾血症可能导致肌无力,严重时出现横纹肌溶解。高钾血症则伴随肢体麻木或刺痛感。
2、心脏症状:
血钾异常直接影响心肌电活动。低钾血症可致室性早搏、U波增高;高钾血症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增宽,甚至心室颤动。钙镁失衡同样会干扰心脏传导系统。
3、神经系统:
钠离子浓度异常易导致脑细胞水肿或脱水。低钠血症常见头痛、嗜睡、定向力障碍;严重高钠血症可能引发躁狂、癫痫发作。血钙过高会出现抑郁、记忆力减退。
4、排尿变化: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导致低钠伴少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高血糖引发渗透性利尿。尿崩症患者因抗利尿激素缺乏出现极度多尿,每日尿量可达5-10升。
5、消化系统:
低钾血症常伴随肠麻痹、腹胀便秘;高钙血症易引发恶心呕吐。镁缺乏可能造成吞咽困难,钠失衡会加重消化道黏膜水肿。
日常需保持水分与电解质平衡,运动后及时补充含钠钾的运动饮料,多食用香蕉、橙子、坚果等富钾镁食物。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电解质,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利尿剂或泻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