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可通过正确衔乳姿势、按需哺乳、保持充足营养、避免焦虑、及时排空乳房等方式实现。母乳不足可能由哺乳频率不足、饮食不均衡、情绪压力、乳腺堵塞、激素异常等因素引起。
1、正确衔乳:
婴儿应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乳头,下唇外翻贴合乳房。哺乳时听到规律吞咽声、母亲无疼痛感为有效吮吸。哺乳前可轻揉乳晕帮助乳窦充盈,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等体位交替哺乳。
2、按需哺乳:
新生儿每日需哺乳8-12次,间隔不超过3小时。观察婴儿觅食信号如转头、舔手时及时喂养,避免按固定时间表哺乳。夜间催乳素分泌旺盛,需保持2-3次夜奶以维持泌乳量。
3、营养补充:
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大卡热量,优先选择三文鱼、核桃、黑芝麻等富含DHA的食物。保证2000ml水分摄入,哺乳前饮用温豆浆或木瓜鲫鱼汤等食疗方。补充复合维生素及钙剂预防营养素缺乏。
4、情绪管理:
焦虑抑郁会抑制催产素分泌,建议通过正念呼吸、音乐疗法调节情绪。家人应分担育儿事务,避免指责性言语。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筛查产后抑郁症,必要时接受心理咨询。
5、乳腺维护:
哺乳后冷敷缓解胀痛,发现硬块可用卷心菜叶外敷。乳汁淤积时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按摩,配合吸奶器排空。反复乳腺炎需检查是否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可能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哺乳期建议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摄入牡蛎、牛肉等富锌食物促进组织修复。选择全棉哺乳文胸避免压迫,哺乳间隙可尝试穴位按压膻中、少泽等穴位。持续乳汁不足需检查催乳素水平,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垂体瘤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