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疲劳、头晕晕厥以及发热咳嗽。症状严重程度与心肌损伤范围相关,多数患者早期表现为轻微不适,部分可能快速进展为心力衰竭。
1、胸闷胸痛:
心肌炎患者常出现心前区压迫感或针刺样疼痛,活动后加重。这种胸痛与冠状动脉缺血不同,通常持续数小时且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约60%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可能与心肌细胞水肿及心包受累有关。心电图可能显示ST-T改变,但无典型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2、心悸气短:
心律失常是心肌炎的典型表现,患者自觉心跳不规则或过速,常见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轻度活动即出现呼吸困难,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肺淤血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左心功能不全。听诊可闻及第三心音奔马律。
3、乏力疲劳:
持续数周的全身倦怠感是亚急性心肌炎的特征,与心输出量降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相关。患者常诉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伴随食欲减退、四肢沉重感。儿童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
4、头晕晕厥:
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时,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黑矇甚至意识丧失。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阿斯综合征发作。这类症状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流动力学支持。
5、发热咳嗽:
约40%患者在心肌炎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低热、咽痛、肌肉酸痛等病毒血症症状。柯萨奇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特征性疱疹性咽峡炎。部分患者合并病毒性肺炎时会出现干咳、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心肌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3-6个月,避免任何增加心脏负荷的活动。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蛋清、绿叶蔬菜。恢复期可进行心脏康复训练,从每日10分钟床边坐立开始,逐步过渡到缓步行走。定期复查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复发。出现新发胸痛或夜间憋醒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