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造影检查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主要风险包括造影剂过敏反应、局部疼痛肿胀、感染、涎腺导管损伤以及罕见并发症。
1、造影剂过敏:
碘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既往有碘过敏史、哮喘病史者风险较高,检查前需进行过敏试验并备好急救药物。
2、局部不适:
导管插入过程中可能造成暂时性疼痛,造影剂注入后约30%患者出现腮腺区胀痛,通常1-2天自行缓解。敏感人群可预先使用表面麻醉剂减轻不适感。
3、感染风险:
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逆行性感染,表现为检查后2-3天腮腺红肿热痛。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发生率至0.3%以下。
4、导管损伤:
导管插入过深或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涎腺导管机械性损伤,导致暂时性唾液分泌减少。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操作时发生率低于1%,多数损伤可自愈。
5、罕见并发症: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造影剂外渗引起组织坏死、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导致晕厥。高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加强术中监护,检查室应配备急救设备。
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避免呕吐,术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24小时内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面部肿胀加重应及时返院。建议选择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由专业放射科医师操作可最大限度规避风险。育龄女性检查前应排除妊娠,甲状腺疾病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造影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