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尿道狭窄要怎么治疗

2025-04-12

234次浏览

尿道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术、尿道成形术、药物治疗、导尿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外伤感染、医源性损伤、炎症反应、先天性异常或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尿道扩张术:采用金属探条或球囊导管机械性扩张狭窄段,适用于轻中度纤维化狭窄。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再狭窄,配合抗炎药物预防感染。操作需由泌尿外科医师在局麻下完成,避免粗暴操作导致假道形成。

2、尿道成形术:对于复杂狭窄可采用尿道端端吻合术或口腔黏膜移植术。前者切除狭窄段后直接吻合尿道,后者取颊黏膜修补尿道缺损。需评估狭窄长度及部位,术后留置导尿管4-6周保障愈合。

3、药物治疗:使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缓解排尿困难,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控制局部炎症,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预防尿路感染。适用于炎症急性期或手术前准备阶段。

4、导尿管理:长期狭窄患者可留置硅胶导尿管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选择12-14Fr细径导尿管减少刺激,定期更换防止结垢。需每日清洁尿道口,监测尿量及性状。

5、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稀释尿液,避免骑行等会阴区压迫运动。练习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控制,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减少尿道刺激。

治疗期间需监测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定期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急性尿潴留需急诊导尿,反复发作或肾功能受损者应考虑手术干预。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性生活及剧烈运动,出现发热、血尿或排尿疼痛需及时复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