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炎可能由皮肤破损感染、足癣继发感染、动物抓咬伤、静脉注射污染、淋巴系统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伤口清创、抗真菌治疗、引流手术、压力治疗等方式干预。
1.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皮肤微小裂口侵入淋巴管是最常见诱因。建议用碘伏消毒伤口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肿区域每日热敷3次。避免抓挠患处,穿透气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足癣蔓延:红色毛癣菌感染足部后向小腿淋巴管扩散,表现为红线状皮损。需联用特比萘芬乳膏与口服伊曲康唑,保持足部干燥,鞋袜每日用紫外线消毒。合并甲癣者需同步治疗避免反复感染。
3.动物创伤:猫狗抓咬导致巴斯德菌或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伤口周围出现放射状红纹。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口服多西环素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寒战。
4.医源性感染:静脉吸毒或留置针污染引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硬结。需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择头孢他啶或美罗培南。抬高患肢配合硫酸镁湿敷缓解肿胀。
5.淋巴淤滞:乳腺癌术后或丝虫病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易反复发作丹毒样炎症。穿戴梯度压力袜促进回流,低盐饮食控制水肿。严重梗阻需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急性期卧床休息并口服青霉素V钾。
日常需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严重感染。避免赤足行走,处理生鲜食材时戴防护手套。每周进行游泳或瑜伽等促进淋巴循环的运动,睡眠时垫高患肢15厘米。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红纹快速延伸时需急诊静脉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