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底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化疗适用于中晚期或存在转移风险的患者,需结合病理分期综合评估。
1、手术优先原则:早期口底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术后病理显示高风险特征如切缘阳性、神经侵犯时需辅助化疗。常见术式包括局部广泛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
2、放疗协同方案:T2以上肿瘤采用放疗联合顺铂、卡铂、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放射性黏膜炎可通过冰敷、康复新液含漱缓解。
3、晚期系统治疗:转移性患者采用TP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FU或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对EGFR阳性患者有效。
4、免疫治疗选择: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用于二线治疗,客观缓解率约15%-20%。治疗前需检测PD-L1表达水平。
5、个体化决策:化疗必要性取决于肿瘤分化程度、HPV感染状态及患者耐受性。p16阳性者预后较好,可能减少化疗周期。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进食高蛋白流质如牛奶蒸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康复期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定期复查颈部CT及肿瘤标志物。出现吞咽疼痛或溃疡迁延不愈时应及时复查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