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口腔癌怎么检查出来

2025-04-17

187次浏览

口腔癌可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内镜检查等方式确诊。口腔癌通常与长期吸烟饮酒、HPV感染、口腔黏膜病变、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1、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口腔黏膜颜色变化、溃疡或肿块。典型症状包括经久不愈的溃疡、黏膜白斑或红斑、不明原因出血。发现异常需进一步做活体组织检查,触诊可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2、影像学检查: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范围,判断是否侵犯颌骨或周围组织。PET-CT用于检测远处转移,超声检查辅助评估颈部淋巴结状态。影像学结果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3、病理活检:通过钳取、穿刺或切除获取病变组织,经病理科显微镜检查明确细胞异型性。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区分鳞癌、腺癌等病理类型。术中冰冻切片能帮助确定手术切除范围。

4、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中SCC-Ag、CYFRA21-1等指标辅助诊断。虽然特异性不高,但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诊断率,数值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内镜检查:采用光纤喉镜或鼻咽镜观察隐蔽部位病灶,如舌根、咽侧壁等区域。窄带成像技术能增强黏膜表面血管形态显示,发现早期癌变。检查同时可进行活检取样。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限酒并定期口腔检查。均衡摄入维生素A、C及锌元素,避免过烫辛辣食物刺激黏膜。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口腔溃疡或黏膜异常应及时就诊,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根治,中晚期需结合放化疗综合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