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肌肉强直、痉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早期表现为咀嚼肌紧张、牙关紧闭,逐渐发展为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严重时可因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
1、肌肉强直: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持续性肌肉收缩。最早累及咀嚼肌出现牙关紧闭,随后颈部、背部、腹部肌肉呈板状强直,呈现角弓反张特征性姿势。这种强直在发作间期仍持续存在,区别于其他痉挛性疾病。
2、阵发性痉挛:在肌肉强直基础上出现突发性全身抽搐,由轻微刺激诱发如声响、光线或触碰。发作时患者意识清醒,伴随剧烈疼痛,表现为苦笑面容、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严重痉挛可导致骨折、舌咬伤等并发症。
3、自主神经紊乱:毒素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表现为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多汗、发热等症状。这种过度交感反应可能持续数周,需进行心电监护与药物控制,常用α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或β受体阻滞剂。
4、局部型破伤风:少数患者仅出现受伤部位周围肌肉强直与痉挛,症状较轻且进展缓慢。这种类型常见于具有部分免疫力者,但仍可能发展为全身型,需按标准方案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5、并发症阶段:持续痉挛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呼吸肌受累引发窒息、肺炎等致命并发症。重症患者需气管切开维持通气,联合镇静剂如地西泮、肌松剂维库溴铵阻断痉挛发作。
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规范处理伤口与免疫接种。深部污染伤口需彻底清创,未完成基础免疫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日常加强手部卫生,劳作时佩戴防护用具避免创伤。出现可疑伤口后,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