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其严重程度与受累器官范围及并发症相关。该病可累及中小动脉,导致血管壁炎症、坏死及动脉瘤形成,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1、皮肤表现:约50%患者出现皮下结节、网状青斑或皮肤溃疡,通常伴随触痛。皮肤病变可通过局部护理如无菌敷料覆盖和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控制,避免继发感染是关键。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2、肾脏损害:肾动脉受累可导致高血压、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内皮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水肿等症状。需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严重者需血液透析。
3、神经系统症状: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为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中枢神经受累时可能出现头痛、癫痫。神经损伤与血管炎性缺血有关,需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
4、消化系统并发症:肠系膜动脉炎可致腹痛、肠穿孔,可能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有关。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或血管介入治疗。
5、心血管风险:冠状动脉炎可诱发心肌梗死,主动脉受累可能形成动脉瘤。需定期心脏超声监测,控制血压如使用ACE抑制剂,动脉瘤直径>5cm需血管外科手术修复。
日常需避免吸烟、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管压力骤增。出现持续发热、咯血或意识障碍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