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甲肝主要是不是通过粪口传播的

2025-05-21

104次浏览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主要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触感染者粪便、与感染者密切生活接触、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海鲜、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接触。

1、污染食物水源:

甲肝病毒常通过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病毒可在水体中存活数月,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污染食物如生蚝、蛤蜊等贝类或饮用未煮沸的污染水是主要感染途径。夏季食用生冷食品时需特别注意食材来源与加工卫生。

2、直接接触传播:

接触感染者粪便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可能造成传播,常见于为患者更换尿布的护理人员或幼儿园儿童。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手部接触口鼻黏膜进入体内,强调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的重要性。

3、密切生活接触: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可能传播病毒,尤其在家庭或集体生活环境中。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1周粪便中病毒含量最高,此时传染性最强。

4、生食海鲜风险:

滤食性贝类如牡蛎、贻贝易富集水体中的甲肝病毒,生食或半生食用可能导致感染。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即因食用受污染的毛蚶引起,建议海鲜彻底加热至90℃以上持续4分钟以上食用。

5、卫生环境因素:

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易发生水源性传播,洪涝灾害后需警惕疫情暴发。使用未经消毒的粪便施肥的农产品也可能携带病毒,生食蔬菜水果前应充分清洗去皮,建议高危人群接种甲肝疫苗。

预防甲肝需建立多重防护: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手段,我国已将甲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高风险食品;改善环境卫生,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出现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及时就医隔离。病毒不耐高温,100℃煮沸5分钟可灭活,日常餐具煮沸消毒是有效预防措施。旅行前往流行区前建议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补种疫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