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六胜肽的危害和后遗症

2025-04-25

295次浏览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支持、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通常由宫内感染、产时吸入污染羊水、免疫功能低下、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保持患儿头肩部抬高15-30度,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使用吸痰器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对痰液粘稠者可配合生理盐水雾化稀释,必要时采用支气管镜灌洗。

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氧疗,采用鼻导管或头罩吸氧,氧浓度控制在30-40%。出现呼吸衰竭时需使用CPAP无创通气,严重病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细菌性肺炎首选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衣原体感染选用红霉素,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更昔洛韦。用药前需完成血培养、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疗程通常10-14天。

根据脱水程度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静脉补液,输液量按60-80ml/kg/d计算。伴有心力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减轻肺水肿。

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及低钙血症。脓胸患儿需行胸腔闭式引流,肺不张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合并肺动脉高压时给予一氧化氮吸入。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患儿恢复期可进行抚触和被动运动。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每日开窗通风2次。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体温变化,若出现呼吸暂停、青紫加重或喂养困难需立即复诊。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出院后应定期随访肺功能,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