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破裂可能由剧烈运动、外力撞击、凝血功能障碍、盆腔炎症、黄体囊肿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突发下腹痛、阴道出血、肛门坠胀感、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1、突发下腹痛:
黄体酮破裂后,血液刺激腹膜会导致突发性下腹剧痛,疼痛多位于一侧,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轻微出血时疼痛可逐渐缓解,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
2、阴道出血:
约30%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血液多呈暗红色,出血量与破裂程度相关。需与月经失调鉴别,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量大于月经量时需超声检查排除宫外孕等疾病。
3、肛门坠胀感:
盆腔积血刺激直肠前壁会产生排便感,但无实际排便需求。该症状提示出血量已达150ml以上,可能伴随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等失血表现,需监测血压变化。
4、低血压休克:
当出血量超过500ml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等休克症状。这与黄体周围血管丰富有关,严重者需紧急手术止血,常见术式为腹腔镜黄体缝合或患侧卵巢切除术。
5、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肩部放射痛膈肌受刺激、尿频膀胱受压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下降,超声显示盆腔积液,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确诊。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冰敷下腹部减少出血,疼痛剧烈可服用布洛芬缓解。恢复期避免骑自行车、跳绳等增加腹压的运动,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改善情况。备孕女性需超声监测排卵情况,反复黄体破裂者建议排查凝血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