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限制饮酒、定期监测、管理基础疾病等方式改善病情。脂肪肝通常由肥胖、酒精摄入、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
减少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燕麦、绿叶蔬菜比例。控制每日总热量,避免含糖饮料及精制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豆制品,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2、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结合抗阻训练增强肌肉量,促进脂肪代谢。避免久坐,每小时站立活动5分钟,日常增加步行机会。
3、戒酒控糖:
酒精性脂肪肝需严格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血糖波动。
4、定期复查:
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脂、超声,监测肝脏脂肪变程度。合并转氨酶升高时需评估肝纤维化指标,警惕脂肪性肝炎进展。体重下降速度控制在每月2-4公斤。
5、基础病管理:
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高血脂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调脂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使用加重脂肪肝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脂肪肝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选择深海鱼补充ω-3脂肪酸,避免夜间进食。运动建议结合有氧和抗阻训练,保持BMI在18.5-23.9范围。合并代谢综合征时需在内分泌科和肝病科共同随访,肝功能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需肝穿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