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怎么确诊

2025-04-24

337次浏览

胎盘植入可通过孕前检查、孕期监测、分娩方式选择、胎盘处理规范、产后观察等方式预防。

孕前进行子宫环境评估至关重要。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者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存在子宫内膜损伤风险者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宫腔粘连等异常。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胎盘发育异常风险。

妊娠期需规范进行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胎盘位置与子宫肌层关系。孕18-24周通过超声筛查胎盘前置状态,孕28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评估胎盘血流信号。发现胎盘覆盖瘢痕部位时,应增加监测频率至每2周一次。

既往有子宫手术史且本次妊娠合并胎盘前置者,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手术时机需个体化评估,一般安排在孕36-37周。术中需避开胎盘附着部位做子宫切口,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操作可降低子宫穿孔风险。

分娩时发现胎盘粘连需谨慎处理,避免强行牵拉脐带。采用子宫按摩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胎盘剥离面出血可采用压迫缝合、宫腔填纱等止血措施,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产后24小时内需密切监测阴道出血量及子宫复旧情况。每30分钟按压宫底观察出血量,持续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变化。出院前应进行超声复查,确认宫腔内无胎盘组织残留。哺乳期坚持补铁治疗纠正贫血状态。

预防胎盘植入需建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孕前避免多次宫腔操作,妊娠期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日常增加牛肉、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步行锻炼。产后6周内避免负重劳动,42天复查时需重点评估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需立即返院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