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葡萄糖7.7mmol/L,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11-19

3379次浏览

若葡萄糖7.7mmol/L为餐后1小时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是正常的。如果葡萄糖7.7mmol/L是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过度疲劳、情绪、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所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功能主治:需用胰岛素治疗的成人 1 型和2 型糖尿病,青少年和年龄在 6 岁及以上儿童的1 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本品是胰岛素类似物。具有长效作用,应该每天一次在固定的时间皮下注射给药。
必须个体化对预期的血糖水平,以及降血糖药的剂量及给药时间进行确定及调整。
当患者体重或生活方式变化、胰岛素给药时间改变或出现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时(参见[注意事项]),可能需要调节剂量。应谨慎进行任何胰岛素剂量的改变并遵医嘱。
甘精胰岛素的用药剂量应因人而异。2 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将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一起使用。
从其他胰岛素治疗改为甘精胰岛素治疗
从其他中效或长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改为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时,可能需改变基础胰岛素的剂量并调整其他同时使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加用的普通胰岛素或快速作用胰岛素类似物的注射剂量和时间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
为了减少夜间和清晨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将原来采用每天注射两次(NPH)胰岛素的患者,改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时,在变更治疗的第一周,其每天基础胰岛素的用量应减少 20%-30%。在第一周减少基础胰岛素用量期间,有些患者可能需在进食时代偿性地加用胰岛素,此后的治疗方案应因人而异。
因有抗人胰岛素抗体而用大剂量胰岛素的患者,和其他胰岛素类似物一样,改用甘精胰岛素后可能对胰岛素反应会增加。
换用及开始用甘精胰岛素的最初几周,应密切监测代谢改变。
随着代谢控制的改善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可能需进一步调整剂量方案。如果患者的体重或生活方式有改变,或出现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况,也需调整剂量及时间(参见[注意事项])。
用法:
甘精胰岛素应皮下注射给药。
切勿静脉注射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的长效作用与其在皮下组织内注射有关。如将平常皮下注射的药物剂量注入静脉内,可发生严重低血糖。
腹部、三角肌或大腿皮下注射后,血清胰岛素或葡萄糖水平未见临床差异。在某一注射区内,每次注射的部位必须轮换。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不能同任何别的胰岛素或稀释液混合,混合或稀释会改变其时间/作用特性,混合会造成沉淀。
使用湿润酒精的医用棉签给橡皮膜消毒,待消毒表面干燥后根据操作指南安装针头。
其他使用细节请参阅注射装置的使用和操作指南。
与成年人一样,青少年和年龄在 6 岁及以上儿童使用甘精胰岛素时须根据代谢需要和血糖监测进行个体化调节。
国内 6 岁以下儿童使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确认。
因为经验有限,以下患者群使用甘精胰岛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评估:
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的患者(参见[注意事项])。

1、过度疲劳: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等容易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建议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减少重体力劳动。

2、情绪:长时间的精神压力、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建议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有助于缓解情绪。

3、药物:部分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建议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或调整用药剂量。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该疾病可能是遗传因素、精神刺激、甲状腺结节等所致,容易引起失眠、体重下降、手抖、多汗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糖控制。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片、夏枯草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糖尿病: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容易引起高血糖,伴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如果血糖水平长时间不见下降,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性化指导。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