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严重程度需结合病情分期判断,多数急性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慢性患者可能伴随长期盆腔不适。
1、急性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等可有效控制感染,配合卧床休息及物理降温等措施,多数患者在1-2周内痊愈。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扩散至输卵管或盆腔。
2、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与反复感染、宫腔操作史或免疫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持续性下腹坠胀、月经紊乱及不孕。该阶段炎症易导致子宫内膜粘连或增生异常,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治疗上采用抗生素联合中药调理,必要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需定期复查子宫内膜恢复情况,避免过度劳累。
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鱼肉、深色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评估是否进展为盆腔炎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