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Pulse医学上是指什么

2025-04-16

1178次浏览

Pulse在医学上指体表可触及的动脉搏动,反映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壁产生的压力波动。常见检测部位包括桡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等。

1、生理基础: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形成搏动,正常成人静息脉率为60-100次/分。脉搏节律、强度、对称性可反映循环系统功能状态,触诊时需同时对比双侧肢体。

2、临床意义:脉搏频率异常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脉搏减弱提示外周动脉疾病;脉搏消失可能为动脉栓塞。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交替脉提示左心衰竭。

3、测量技术:除传统触诊法外,可采用脉搏血氧仪、动脉导管监测。运动后脉搏测量需休息5分钟,触诊时避免拇指施压以免误判自身动脉搏动。

4、病理关联: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率增快10次;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脉压增大;休克早期可出现细速脉,晚期转为微弱脉。脉搏短绌是房颤典型体征。

5、评估体系:完整脉搏评估包含速率、节律、强度、对称性四大要素。老年动脉硬化者可能出现假性高血压,需结合袖带血压计复核。

规律监测脉搏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异常。日常可练习桡动脉自测,选择安静环境用食指中指轻压腕部掌侧。高血压患者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记录脉率与血压变化。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饮食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影响心率。出现持续脉搏异常需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专科检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