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合并甲亢需重点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并预防并发症,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定期产检、药物选择、营养管理、心理调节和胎儿监护。
1、定期产检:
妊娠期甲亢需每4-6周复查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孕晚期缩短至2-4周。产科检查需同步评估胎儿生长速度、胎心及羊水量,甲亢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胎儿心动过速或生长受限。建议在内分泌科与产科联合门诊随访,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选择:
首选丙硫氧嘧啶PTU,该药胎盘通过率较低,但需警惕肝功能损害。孕中期后可换用甲巯咪唑MMI以减少肝毒性风险。禁用放射性碘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仅短期用于缓解心悸,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3、营养管理:
每日热量摄入需增加300-500千卡,重点补充蛋白质鸡蛋、鱼肉、钙牛奶、豆腐及维生素D。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避免摄入咖啡因。体重增长建议控制在11-16公斤范围内,过度消瘦或肥胖均可能加重代谢紊乱。
4、心理调节:
甲亢孕妇焦虑发生率高达40%,可通过正念冥想、孕妇瑜伽缓解压力。家属应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及症状变化,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诱发甲状腺危象。睡眠障碍者可尝试左侧卧位改善循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镇静药物。
5、胎儿监护:
孕32周起每周进行胎心监护,超声监测胎儿甲状腺大小及血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检测TSH和FT4,母亲产后药物调整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妊娠合并Graves病者,需筛查新生儿暂时性甲亢,表现为烦躁、多汗等症状。
妊娠期甲亢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高温瑜伽等可能诱发脱水的高代谢活动。饮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餐搭配1份优质蛋白和2份蔬菜,烹饪选用碘盐但控制每日摄入不超过6克。出现持续性呕吐、心率>140次/分或体重骤降超过5%时需急诊处理。产后6周需复查甲状腺功能,约20%患者可能转为永久性甲亢需长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