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可通过视力模糊、频繁眯眼等症状初步判断,但需专业验光确诊。
近视眼主要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典型症状包括需要眯眼才能看清远处文字或标识,长时间用眼后出现眼睛疲劳、头痛。部分患者会不自觉地缩短阅读距离,儿童可能表现为看电视时不断靠近屏幕。这些症状在光线不足时往往加重,夜间视力下降更明显。
1、自我检测方法:
简易自测可观察五米外视力表,若无法辨认标准对数视力表4.90.8行视标,可能存在近视。手机应用模拟视力检测可作为参考,但准确性有限。交替遮盖单眼比较双眼视力差异,若某侧视力明显较差需警惕屈光参差。注意自测结果易受环境光线、屏幕眩光等因素干扰,不能替代专业检查。
2、专业诊断标准:
医学诊断需通过电脑验光仪检测屈光度,近视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根据程度分为轻度-3.00D以内、中度-3.25D至-6.00D和高度近视-6.25D以上。散瞳验光可排除假性近视,尤其儿童睫状肌调节力强,普通验光可能高估近视度数。眼底检查可发现高度近视特征性改变如视盘倾斜、豹纹状眼底。
日常应注意用眼卫生,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自然光暴露。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适量补充叶黄素。定期进行视力筛查,青少年每半年复查一次,成人每年检查眼底。出现突发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