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颗粒使用需注意过敏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症状监测、储存条件等事项。
1、过敏禁忌:使用前需确认对药物成分无过敏史,常见致敏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服药期间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2、药物联用:抗病毒颗粒与解热镇痛药联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需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与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出血风险。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师。
3、特殊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需按体重调整剂量,通常建议3岁以上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4、症状观察:服药3天后若发热、咳嗽等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出现恶心、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可改为餐后服用。监测是否出现嗜睡、心悸等神经系统症状。
5、储存要求:颗粒剂需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开封后建议1个月内用完。避免高温潮湿环境,防止药物结块变质。注意查看保质期,过期药品禁止服用。
正确使用抗病毒颗粒需配合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服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不建议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