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可能由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收缩无力、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感觉神经损伤、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等原因引起。
1、尿频尿急: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导致储尿功能下降,患者出现排尿间隔缩短、突发强烈尿意。典型表现为每小时排尿1次以上,夜间起床排尿≥2次,常伴随急迫性尿失禁。
2、排尿困难: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或尿道阻力增高时,会出现尿流中断、排尿踌躇、需腹压辅助排尿。严重者表现为尿潴留,下腹部可触及膨隆膀胱,叩诊呈浊音。
3、尿失禁:尿道括约肌控制功能障碍引发漏尿,分为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时漏尿和充溢性尿失禁膀胱过度充盈后滴沥。长期尿湿可导致会阴部皮肤糜烂。
4、自主神经异常:胸髓以上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血压骤升、头痛出汗等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症状,常由膀胱过度充盈触发,需紧急导尿处理。
5、并发症表现:长期尿潴留易引发反复尿路感染,出现发热、腰痛等肾盂肾炎症状;膀胱-输尿管反流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夜尿增多、水肿。
日常需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限制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200mg,进行盆底肌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间歇导尿每4-6小时一次可维持膀胱容量在400ml以内,尿动力学检查每年复查评估功能进展。轮椅使用者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存在残余尿者睡前排空膀胱降低感染风险。维生素C补充每日100mg可酸化尿液抑制细菌生长,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