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鹅口疮怎么办

2025-05-23

165次浏览

新生儿鹅口疮可通过制霉菌素涂抹、碳酸氢钠溶液清洁、母乳喂养卫生管理、奶具消毒、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哺乳卫生不良、抗生素使用等原因引起。

1、制霉菌素涂抹:

制霉菌素是治疗鹅口疮的常用抗真菌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能直接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通常配制成混悬液涂抹于口腔黏膜病变处。使用期间需观察患儿有无过敏反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

2、碳酸氢钠清洁:

2%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口腔清洁,通过改变口腔pH值抑制真菌繁殖。哺乳前后用棉签蘸取溶液轻柔擦拭患儿口腔,每日3-4次。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娇嫩的口腔黏膜。

3、母乳卫生管理:

哺乳母亲需加强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若母亲存在乳头皲裂或乳晕湿疹,可能成为真菌感染源,需同步治疗。暂停哺乳期间可挤出乳汁喂养,保持乳汁新鲜度。

4、奶具消毒:

奶瓶、奶嘴等喂养器具需每日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或使用专用消毒器处理。消毒后置于干燥清洁环境存放,避免二次污染。建议选用玻璃奶瓶更易彻底消毒,硅胶奶嘴需定期更换。

5、就医评估:

若病变持续1周未改善或扩散至咽喉部,需及时就诊。伴有发热、拒食等症状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需进行微生物检查。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食管念珠菌病,需内镜检查确诊。

日常护理需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母亲饮食应避免高糖食物,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居室保持通风干燥。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定期监测口腔黏膜恢复情况。鹅口疮具有传染性,需做好家庭成员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