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表现可能由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关节不稳、疼痛加剧、肌肉萎缩等症状引起。
1、膝关节肿胀:
损伤后关节腔内出血或积液导致肿胀,通常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出现。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可能伴随皮肤发热或发红。冰敷和抬高患肢可缓解早期肿胀,严重时需穿刺抽液。
2、活动受限:
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明显减小,下蹲、上下楼梯动作困难。急性期可能因疼痛不敢负重,慢性期多因韧带松弛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康复训练需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避免强行弯曲。
3、关节不稳:
行走时突感膝关节"打软腿",急停变向时易发生错动感。可能与半月板损伤或软骨磨损等并发损伤有关,表现为关节交锁或弹响。佩戴护具可提供临时支撑,长期需通过股四头肌强化训练改善。
4、疼痛加剧:
损伤瞬间出现撕裂样剧痛,转为持续性钝痛,按压胫骨结节外侧尤甚。疼痛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短期使用,但需配合物理治疗消除炎症。
5、肌肉萎缩:
伤后2-3周出现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大腿围度较健侧减少2cm以上。长期制动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需进行直腿抬高、静力收缩等等长训练,逐步过渡到抗阻练习。
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康复。每日进行15分钟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伤后6周可尝试平衡垫站立练习。若保守治疗3个月仍存在关节不稳,需考虑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术后需系统化康复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