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外伤后可通过清洁伤口、观察症状、饮食调整、避免刺激、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牙外伤通常由跌倒碰撞、运动损伤、牙齿发育异常、龋齿松动、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清洁伤口:
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柔冲洗口腔,清除泥沙等异物。乳牙断裂可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避免用力擦拭。恒牙完全脱落时需捏住牙冠部,用牛奶或生理盐水保存,30分钟内就医再植。
2、观察症状:
24小时内密切观察牙龈肿胀、牙齿变色、咬合异常等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牙齿松动度增加、牙龈脓包,可能与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有关,通常伴随自发痛、叩击痛症状,需及时牙科检查。
3、饮食调整:
伤后1-2周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糊、鸡蛋羹,避免咀嚼硬物。苹果切片、胡萝卜条等需蒸软后食用。限制碳酸饮料和酸性果汁,防止牙齿敏感加剧。
4、避免刺激:
恢复期禁止吮吸患牙或舌头舔舐伤口。运动时佩戴定制牙托,睡眠中侧卧减少患牙受压。剧烈咳嗽或擤鼻涕需控制力度,防止气压变化影响愈合。
5、定期复查:
伤后1周、1个月、3个月需拍摄牙片监测牙根发育。年轻恒牙外伤后可能出现牙髓钙化、牙根吸收等迟发问题,通过电活力测试和CBCT可早期干预。
护理期间每日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含氟牙膏用量约豌豆大小。推荐游泳、散步等低风险运动,避免篮球等高对抗项目。夜间使用含氟漱口水可降低邻面龋风险,乳牙外伤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需追踪至替牙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