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可能遍布全身,常见于高温潮湿环境下汗液排出受阻时。
1、痱子的发病机制:
痱子由汗腺导管堵塞引发,根据堵塞深度分为晶痱、红痱和脓痱三种类型。晶痱表现为透明小水疱,多出现在颈部与躯干;红痱伴随红色丘疹与瘙痒,好发于皮肤皱褶处;脓痱为继发感染后的脓疱形态。全身性发作与衣物过厚、环境通风不良直接相关,婴幼儿因汗腺发育不完善更易大面积出现。
2、全身性痱子的诱发因素:
持续高热环境、剧烈运动后未及时清洁、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均为常见诱因。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因代谢异常和皮肤摩擦增加,发病率显著升高。使用油脂类护肤品堵塞毛孔,或穿着化纤材质衣物阻碍汗液蒸发时,可能加剧痱子扩散范围。
3、护理与治疗措施:
保持室温25℃以下并加强空气流通是关键,每日用温水清洗后轻拍干皮肤。患处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继发感染时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婴儿尿布区需频繁更换。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出现发热或脓疱扩散应及时就医。
日常需保持每日至少2000毫升饮水,夏季可食用冬瓜、丝瓜等利湿食材。室温过高时可使用空调除湿模式,但出风口避免直吹身体。婴幼儿洗澡后需完全擦干颈部、腋窝等褶皱部位,睡前可涂抹少量婴儿爽身粉。肥胖人群需注意腹股沟、乳房下等易积汗区域的清洁干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出现持续性瘙痒或皮肤溃烂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