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原发性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精神紧张、寒冷刺激、盆腔器质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热敷缓解:下腹部放置热水袋或暖宝宝,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热敷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松弛子宫平滑肌,减少前列腺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每日热敷2-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避开经期出血量大的时段。
2、药物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药物需在疼痛初期服用,避免空腹使用。月经过多者慎用阿司匹林类药物,存在胃溃疡病史者需联合胃黏膜保护剂。
3、饮食调节: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镁元素含量高的黑巧克力、香蕉。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道,限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0mg。经前期开始饮用姜茶、玫瑰红糖水等温性饮品。
4、运动干预:经期进行瑜伽猫牛式、婴儿式等舒缓动作,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强度以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为宜,避免倒立体位及剧烈跳跃动作。盆底肌训练可改善子宫供血。
5、心理疏导: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每天进行10分钟腹式呼吸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变对疼痛的灾难化思维,建立疼痛日记记录发作规律。严重者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痛经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ml,穿着宽松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保持坐姿。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症状变化,若出现非经期疼痛、出血量骤增或持续3天以上剧烈疼痛,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规律作息结合有氧运动可降低前列腺素敏感性,长期痛经者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