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可通过皮肤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心理科等科室诊疗。多汗症通常由自主神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因素引起。
1、皮肤科:
原发性多汗症多与局部汗腺过度活跃有关,皮肤科医生可通过氯化铝溶液外敷、肉毒杆菌注射、微波止汗等物理方式改善症状。伴随腋臭或手足多汗时,可能建议离子导入治疗。
2、内分泌科:
继发性多汗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有关,表现为全身性出汗伴心悸消瘦。需检测TSH、血糖等指标,甲亢患者常用甲巯咪唑,糖尿病患者需胰岛素调控。
3、神经内科: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多汗症常见于帕金森病或周围神经病变,伴随体位性低血压。可尝试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严重者需普萘洛尔控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4、中医科:
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自汗或阴虚盗汗,常用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等方剂调理。配合针灸选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对更年期潮热多汗效果显著。
5、心理科:
焦虑症引发的多汗需认知行为治疗,急性发作时可短期使用帕罗西汀。冥想训练与渐进式肌肉放松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应激性出汗。
日常避免辛辣食物及咖啡因摄入,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有氧运动如游泳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但运动后需及时补水补盐。持续夜间盗汗或伴随体重下降需排查淋巴瘤等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