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肚子阵痛还拉稀怎么办

2025-04-13

245次浏览

肚子阵痛伴随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服用止泻药物、排查感染源、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性肠炎、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避免摄入高脂、辛辣或乳制品,选择低纤维食物如白粥、馒头减轻肠道负担。腹泻期间需少量多餐,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常规饮食。苹果泥、香蕉等富含果胶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2、电解质补充: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500ml温水+1.75g盐+10g白糖。每小时补充200-300ml液体,儿童需采用专用口服补液溶液。严重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

3、药物干预: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洛哌丁胺能减缓肠蠕动,双歧杆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解痉药颠茄片可缓解肠绞痛症状。

4、感染控制:病毒性肠炎多伴发热、呕吐,需隔离餐具避免交叉感染。细菌性腹泻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沙门氏菌感染粪便呈黏液脓血便。便常规检查和粪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5、疾病排查:持续72小时未缓解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就医。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痛与排便相关,炎症性肠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结肠镜检查可鉴别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疾病。

腹泻期间建议暂停剧烈运动,每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恢复期可尝试低强度散步,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观察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记录每日饮食与症状关联性。保持腹部保暖,使用热水袋热敷时温度不超过50℃。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重建肠道菌群可定期饮用无糖酸奶。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