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黄疸性肝炎能治好吗

2025-05-20

795次浏览

黄疸性肝炎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愈效果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规范。

1、病因与分期:

黄疸性肝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如甲型、戊型肝炎病毒或药物中毒引起,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乏力、食欲减退,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显著升高。慢性肝炎常见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症状相对隐匿但可能伴随肝区隐痛、蜘蛛痣等体征。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若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则治疗难度增大。

2、治疗方案

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慢性患者需避免劳累。所有患者均应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营养支持以高蛋白、低脂饮食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

3、预后与注意事项

急性肝炎患者经规范治疗约3-6个月可康复,慢性肝炎需长期管理。日常需监测肝功能,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甲胎蛋白。出现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需警惕肝衰竭。保持规律作息,烹饪食物需彻底加热,生熟食分开处理。接种肝炎疫苗可预防部分病毒性肝炎。

黄疸性肝炎患者需保持乐观心态,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鱼类、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居住环境需通风干燥,定期消毒餐具。若黄疸持续加重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