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判断主要依据肛门区域的典型症状,常见表现有无痛性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瘙痒及潮湿感。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可通过肛门视诊、指诊及肛门镜检查确诊。
1、便血特点:
内痔早期主要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出血量较少时仅为手纸染血,严重者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需注意与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等疾病鉴别。
2、肿物脱出:
二度以上内痔在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三度内痔需用手托回;四度内痔则长期脱出无法回纳。外痔表现为肛周皮下柔软团块,血栓性外痔伴有剧烈疼痛和紫黑色硬结。
3、肛门不适:
痔疮患者常感肛门坠胀、异物感,内痔分泌物刺激可引起肛周皮肤瘙痒和湿疹。长期痔核脱出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出现黏液渗出和肛门失禁症状。
4、诱发因素:
长期便秘或腹泻、久坐久站、妊娠腹压增高、辛辣饮食等都是痔疮常见诱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出现的痔疮出血往往较为严重,需要特别关注。
5、专业检查:
肛门视诊可发现外痔和脱出内痔,指诊能触及内痔结节及排除直肠肿瘤。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齿状线附近痔核大小、位置及出血点,必要时需行结肠镜检查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
保持每日规律排便、避免久坐久站、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痔疮发作。温水坐浴可缓解症状,但反复出血或痔核嵌顿需及时就医。建议痔疮患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控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降低腹压。日常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持续便血或肛门肿物增大时应尽快至肛肠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