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儿童的换牙顺序是什么

2025-05-25

224次浏览

儿童换牙顺序通常从下门牙开始,依次为上门牙、侧切牙、第一磨牙、犬齿和第二磨牙。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乳牙脱落时间、恒牙发育速度、口腔空间条件和个体差异。

1、下门牙:

下中切牙是最早脱落的乳牙,多在6-7岁替换。乳牙牙根吸收后自然脱落,恒牙从舌侧萌出。此时需注意避免儿童舔舐或摇晃松动乳牙,防止恒牙萌出位置异常。若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或恒牙萌出受阻,建议就诊评估。

2、上门牙:

上中切牙通常在7-8岁完成替换。上颌骨发育较下颌稍晚,恒牙萌出时可能出现暂时性前牙缝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此阶段应加强前牙区清洁,预防萌出性牙龈炎。若存在乳牙早失或埋伏阻生情况,需早期干预。

3、侧切牙:

上下颌侧切牙在8-9岁陆续替换。该区域恒牙牙冠较薄,易受外力损伤,需避免咬硬物。部分儿童可能出现侧切牙迟萌,与乳牙根吸收不全或颌骨发育不足有关。定期口腔检查可及时发现萌出异常。

4、第一磨牙:

第一恒磨牙六龄齿约6岁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直接生长在乳磨牙后方。其咬合面沟隙较深,容易发生龋坏,建议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乳磨牙的替换多在9-11岁完成,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错颌,通常随后续牙齿萌出自行调整。

5、犬齿与第二磨牙:

犬齿替换时间跨度较大10-12岁,牙根长且萌出路径复杂,易出现阻生或错位。第二恒磨牙12-13岁萌出,完成恒牙列最后拼图。此阶段颌骨快速发育,正畸治疗多在此时介入。智齿萌出时间个体差异显著,不属于常规换牙序列。

儿童换牙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钙磷含量高的乳制品、豆类和深色蔬菜,避免过硬或粘性食物损伤松动乳牙。建议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双排牙、乳牙滞留等问题,及时干预可降低错颌畸形风险。鼓励儿童用双侧咀嚼促进颌骨对称发育,避免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影响牙弓形态。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