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酒后吐血可通过禁食观察、补充电解质、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静脉补液、内镜下止血等方式治疗。酒精性胃黏膜损伤通常由胃酸分泌异常、食管贲门撕裂、凝血功能障碍、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
立即停止饮酒及进食,避免进一步刺激胃黏膜。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观察呕吐物颜色变化。咖啡渣样呕吐物提示陈旧性出血,鲜红色血液需紧急就医。
饮用含钠钾的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纠正酒精导致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胃酸分泌,每小时补充200-300ml液体为宜。
铝碳酸镁、硫糖铝、瑞巴派特等胃黏膜保护剂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层。凝血功能异常者可短期使用维生素K1,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严重呕吐伴休克症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血红蛋白低于70g/L应考虑输血治疗,同时监测肝功能指标。
活动性出血需急诊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采用套扎术,胃溃疡出血可行钛夹夹闭或肾上腺素局部注射。门脉高压患者需联合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
急性期后需戒酒并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小米粥、蒸蛋羹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长期饮酒者应筛查肝硬化体征,进行肝功能及腹部超声随访。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戒断依赖,胃黏膜修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粗纤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