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通过定期眼压检测、视野检查、视神经评估、家族史筛查、高危人群监测等方式早期发现。该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年龄增长、高度近视、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用法用量:奥美拉唑使用过量,会出现视物模糊、意识模糊、嗜睡、头痛、口干、颜面潮红、恶心及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等症状。本药物不宜经过透析清除,如意外过量服用,应该立即处理。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风险指标,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非接触式眼压测量,高危人群可缩短至每半年一次。家用便携式眼压计可作为辅助监测工具,但需定期校准。
自动静态阈值视野检查能发现早期视野缺损,典型表现为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推荐使用Humphrey视野分析仪或Octopus视野计,检查时间约15分钟/眼。早期青光眼患者可能仅表现为5-10度的微小暗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定量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辨率达5微米。典型青光眼特征包括视杯扩大、盘沿变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眼底照相可记录视神经形态变化,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对比。
具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患病风险增加4-9倍,建议直系亲属确诊后即开始筛查。高度近视患者眼轴>26mm时需重点关注,糖尿病会加重视神经微循环障碍。长期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激素性青光眼。
早期多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虹视现象。进展期可有夜间视力下降、视野缩窄等表现。急性眼压升高时伴头痛眼胀,但慢性开角型青光眼很少出现剧烈疼痛。
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有助于改善眼血流,每日摄入深色蔬菜200g以上补充叶黄素。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控制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200mg。40岁以上建议建立眼健康档案,包含视力、眼压、眼底等基础数据,每6-12个月随访更新。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表现时需24小时内就诊,晚期青光眼不可逆视神经损伤可通过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等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