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过敏原诱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其发生与遗传易感性、环境过敏原暴露、免疫调节失衡、Th2型免疫反应优势、气道重塑等多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家族过敏史是重要风险因素,特定基因如IL-4、IL-13基因多态性与发病相关。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避免已知过敏原接触。
2、过敏原触发: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通过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诱发症状。采用空气净化器、防螨床品等环境控制措施可减少发作频率。
3、免疫异常:Th2细胞过度活化导致IL-4、IL-5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可调节免疫应答。
4、气道炎症:慢性炎症导致气道上皮损伤、黏液分泌亢进。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可有效控制炎症。
5、气道高反应:炎症持续存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敏感性增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可缓解支气管痉挛。
患者需建立个体化过敏原档案,定期监测峰流速值。饮食建议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如深海鱼、亚麻籽,避免含亚硫酸盐的加工食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健走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冷空气刺激。环境控制需重点关注卧室湿度保持在50%以下,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寝具。症状急性发作时应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