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是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解热和镇痛治疗。今天来看看布洛芬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吧。
与阿司匹林合用
阿司匹林与布洛芬合用,可增加胃肠毒性(如溃疡、出血),并可干扰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不可逆抑制作用而影响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应,还可显著降低布洛芬血清水平[1]。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2015年FDA曾发布警示: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最初数周内,就存在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的风险,这两种风险均可导致死亡。使用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剂量越高,风险也越大。
处理措施:应避免合用。在给予阿司匹林速释制剂前至少8小时或30分钟后使用布洛芬可能减轻对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的影响。
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
与美托拉宗、苄氟噻嗪、苯噻嗪、氯噻酮、氯帕胺、强速尿灵等利尿剂合用时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风险。
噻嗪类利尿剂与布洛芬合用会导致利尿剂的降血压和利尿效果降低。研究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时,利尿剂的促尿钠排泄作用降低。
此外,利尿剂也会加剧非甾体抗炎药的肾毒性。两药合用期间加用ACE抑制剂会进一步增加肾损害的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合用时密切监测,根据需要增加利尿剂的药量[2]。
处理措施:谨慎合用;监测肾功能;监测血压。
与口服抗凝剂合用
与华法林、醋硝香豆素等口服抗凝剂合用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回顾性研究显示,合用这两类药物的患者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也有病例报告显示,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口服抗凝剂的作用增强。合用时,增加出/凝血参数的检测频率,注意胃肠道出血的迹象和症状[3]。
处理措施:合用时要极为谨慎;监测药物毒性症状。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不宜与布洛芬合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地塞米松、可的松、醋酸可的松、醋酸醋酸甲泼尼松、倍氯米松。
糖皮质激素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胃肠道溃疡和/或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合用时,监测患者,注意胃肠道副作用的症状。可加用胃粘膜保护剂,特别是老年人。
处理措施:谨慎合用;监测药物毒性症状。
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不宜与布洛芬合用的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通过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氨基糖苷类的血浆浓度。联合用药期间,监测氨基糖苷类的血浆浓度和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的表现(如肾毒性)。开始或终止或调整合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剂量时,相应调整氨基糖苷类的剂量[4]。
处理措施:监测血药浓度;监测药物毒性症状;合用时要极为谨慎。
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
不宜与布洛芬合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莫西沙星。
非甾体抗炎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增加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和惊厥的风险。其原因可能是喹诺酮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抑制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据报道,合用依诺沙星与布洛芬的患者惊厥的发生率较高。二者避免合用。有关其它喹诺酮类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罕见。稳妥起见,应密切监测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如癫痫、震颤。对于癫痫患者,尽可能不要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5]。
布洛芬注射剂的配伍禁忌
◆与吗啡配伍后可出现白色浑浊;
◆与多巴酚丁胺配伍后出现浑浊和白色沉淀;
◆与多巴胺配伍后4h内会出现沉淀;
◆与阿米卡星配伍后会出现白色沉淀;
◆与万古霉素配伍后会出现白色沉淀;
◆与异丙肾上腺素配伍后会出现白色沉淀。
用药提醒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能交替使用吗?
不能。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用任意一种对退热更有效,但尚不明确这种降温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而且,关于联合/交替使用退热剂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其对缓解儿童不适的效果信息极少,这种治疗方法在理论上可能造成肝或肾损伤(尤其对于容量不足的儿童)。
美国儿科学会表明: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治疗可能会增加给药不准确的可能性,并且可能会促发「发热恐惧症」。
意大利儿科学会指出:
推荐不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治疗。
NICE劝诫大家:
不要同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并且建议,只有当下一次给药前儿童持续存在或再次发生痛苦不适时,才考虑交替使用这些药物。
总之: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因为可能会导致给药混乱、毒性增加以及促成「发热恐惧症」。